本报北京3月9日讯(记者张业清)著名雕塑家、“泥人张”第四代、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系主任张昌教授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城市雕塑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除绿化之外的城市雕塑是美化环境、陶冶情操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张昌教授呼吁,要让城市雕塑亮起来。
为什么游人要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国革命历史浮雕前驻足?为什么很多小朋友经常在北京红领巾公园里的刘胡兰、司马光等雕像前停留,听爸爸妈妈或老师讲故事?张昌教授说,最根本的原因是,那些有丰富内涵的雕塑能够给人以启发、教育、知识和联想。城市雕塑无疑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精神文明建设其他方式不同的是,城市雕塑是与某一特定的环境和特定内容相配合,以一种“静态”的方式来教育人、感化人、陶冶人。它潜移默化地教育人和熏陶人的最大特点是,精心规划和设计创作的城市雕塑具有相对的永恒性,它能够持久地强化人们应该具有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
张昌教授对记者说,要让城市雕塑亮起来,首先,老城市应该“亡羊补牢”;其次,新城市应该“预先规划”;最后,雕塑应该由专家设计创作,多出精品。
张昌教授分析说,在建国之初,有的城市还十分重视城市雕塑,一些英雄形象和其他一些有教育意义题材的雕塑受到重视。在随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城市雕塑被忽视,而城市本身又在不断地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老城市如今面临改造,有的已经大面积改造,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城市雕塑就成为一个似乎可以忽视的问题。张昌教授否定这种看法,认为老城市高楼耸立,房间内“空间”紧缩,更需要“室内”和“室外”环境的协调,除绿化外,城市雕塑是一个重要方面,雕塑可以改变人们的视觉,使人在压抑的高楼面前“轻松”,同时雕塑本身也可以美化环境。而就我国现在老城市的普遍情况而言,大部分城市雕塑还有待开发。
新城建设或旧城大面积新区的雕塑问题更不能忽视。张昌教授认为,在规划时应具有一种雕塑规划意识,像北京上地小区在规划时提前考虑在小区建雕塑并留出雕塑的特定位置的建筑楼群还不普遍。
张昌教授说,城市雕塑要由专家设计创作,要出精品。要真正落实建设部、文化部和中国美协的联合通知规定———从事城市雕塑的人一定要是雕塑专家,并必须经审查领取城市雕塑资格证书。这样可以避免有的城市雕塑的设计者和创作者素质不高,有的甚至还是农民工。城市雕塑作为一种公共艺术,首先要有创造性,不要一说到要展示成果就千篇一律雕一个圆球,要尽量发挥专业雕塑人员的作用,改变有些地方雕塑完全由某某领导“亲自设计,亲自指挥”,雕塑家只是替领导“帮帮忙”的状况。
张昌教授强调说,让城市雕塑亮起来,还必须培养人们的审美意识和爱护雕塑观念。北京正义路中心草地雕塑被人弄翻,北京某地雕像的“嘴上长胡子”,给女雕像“戴胸罩”等不文明现象要尽量避免发生。